109學年度閱讀磐石
南投縣大鞍國民小學推動閱讀執行成果
評鑑項目 |
學校實施概述 |
佐證資料連結 |
一、閱讀推動之理念、目標及組織架構 |
1.深耕兒童閱讀,提升語文能力: 透過推動深化閱讀教育,激發兒童高度閱讀興趣之外,培養兒童閱讀習慣,並引導兒童運用思考,提升閱讀理解力,促進兒童創造思考能力。我們讓閱讀深入學校的教育核心,使每個孩子的進步看得見。故以「閱讀為學習之母」為行動重點,整合各項資源、發展多元學習活動。 2.融入在地特色,推動多元閱讀策略: 本校以豐富的自然生態以及多元的課程教學活動著稱,因此在規劃年度閱讀計畫時,便審視可利用的資源來進行規劃以及融入學校本位課程,以達到精緻、多元的目標。 3.成立閱讀計劃推動小組: 統合校內人力成立閱讀計劃推動小組,負責閱讀活動之推展,並不定期召開相關討論會議,共同籌備閱讀相關課程,並於課後評估實施成效,以針對不足之處持續追蹤改善。 4.擬定實施計劃並依計畫推展閱讀: 擬定閱讀計劃,融入學童生活經驗,期待提升學童閱讀興趣並養成其主動閱讀習慣。透過獎勵機制,鼓勵學童廣泛閱讀優良書籍以及嘗試完成讀後心得寫作,激發學童創作思考能力並支持以多元方式展現。 5.落實表揚與獎勵措施: 對於積極參與各項閱讀活動之學生,例如閱讀護照、投稿、語文競賽等,給予公開表揚與獎勵,強化學生之閱讀動機,進而培養主動閱讀習慣。1-0-大鞍國小推動閱讀執行成果 |
|
二、閱讀資源整合與環境營造 |
1.校園網站設置閱讀專區,分享各種閱讀資訊與成果,推薦優良閱讀網站,並鼓勵親師生多加運用。 2.每學年專人管理校內圖書室,負責圖書管理相關事宜。 3.積極爭取各方資源建置社區共讀站,添置書籍及更新設備,創造優質閱讀教育環境,並鼓勵教師多帶領班級學生運用及閱讀。 4.利用學期初校務會議,向全校同仁說明全學期推動閱讀相關活動及辦法,達成校內共識;利用班親會、家長會等時間向家長說明全學期閱讀活動,爭取家長支持。 5.行動閱讀─城鄉交流,參訪其他單位圖書館或文化教育相關場館,厚實學生文化素養。 6.利用南投縣文化局熊愛閱讀護照進行閱讀認證,以18度C巧克力作獎勵,鼓勵學童閱讀。 7.善用欣榮圖書館資源,申請晨讀活動,並鼓勵學生課餘時間到鎮圖或欣榮圖書館閱讀。 8.積極招募社區人士與家長到校擔任故事大使,陪同學生進行閱讀,並提供更多親子共讀的機會,亦期能增加學生的閱讀安定感。 9.訂閱國語日報,讓學生養成讀報習慣。 10.利用寒假及暑假營隊,引進台中故事協會志工等瓣理融入閱讀等相關活動。 11.申請雲水書坊行動圖書車到校服務,提供書籍借閱及帶領域閱讀活動課程,彌補校內資源不足處,同時讓閱讀活動更多元化。 12.建置班級書箱,拉近學生與圖書的距離,並每個月進行班級書箱書籍更換。 13.培訓圖書小志工,協助圖書借閱事宜。 14.整合學校內部資源,透過資訊交流、共享教材,提昇教師專業能力。 15.申請教育部相關經費與善用外界團體捐贈資源,充實學校圖書與設備。 16.志工團體到校帶動讀報課程,藉讀報涵養學生品德與文化。 |
|
三、閱讀教學之規劃與實施 |
1.申請教育部推動偏遠國中小閱讀經費,辦理校內讀書會。 2.新生閱讀起步走活動:贈送每位小一新生一本新書,期勉新生能愛上閱讀。 3.推廣親子共讀,鼓勵家長在家中營造閱讀環境,建立親子在家中共同閱讀習慣,創造溫馨家庭閱讀氣氛。 4.學生集會定期舉辦為閱讀發表,讓學生進行好文分享。 5.整合校內資源,辦理語文相關競賽,增強學生語文能力。 6.利用晨光時間推廣晨讀活動,作為展開當日學習的暖身,同時讓學童在自在的閱讀中,愛上閱讀。 7.利用每週五晨光時間進行英語認證活動。 8.融入學校校本課程,實施橋藝教學,訓練學生邏輯思考,提升語文思辨與溝通能力。 9.引進志工團隊,推動生態課程,訓練學生擔任生態解說員,增強學生發表與解說能力。 10.將閱讀融入暑期營隊,引進高師大街頭物理、台中故事協會等志工等辦理融入閱讀等相關活動,透過寓教於樂來提升學生動態與靜態閱讀能力。 11.佛光山雲水書坊每月到校服務一次,除提供行動圖書車供師生借閱圖書,並帶領學生進行相關閱讀活動。 |
|
四、學生閱讀學習成效及影響 |
1.規定學童每學期完成 4~6 篇作文,鼓勵學童將優良作品積極投稿,並公開表揚與獎勵文章獲刊登的學童,以持續提升其投稿動力。 2.利用南投縣閱讀護照進行閱讀書籍登記,依學生閱讀能力予以不同程度認證。 3.結合鎮圖與校內榮譽制度,對達到一定之閱讀閱讀量之學童進行公開表揚。 4.本學年(109/9/1-110/7/21)校內圖書借閱量達1482冊,借閱人次達405人。平均每人借閱47本,平均借閱13次。 5.定期出版「大鞍兒童」校刊,內容由師生共同完成,將學童學習成效加以展現。 6.藉由一系列閱讀融入多元的校本課程,涵養學生科學的知性與藝文的感性氣息,激發學生創意,展現出學習自信。 7.藉由一系列閱讀融入多元的校本課程,涵養學生關於食農的知性,激發學生創意,展現出學習自信。 8.藉由一系列閱讀融入多元的校本課程,涵養學生藝文的感性氣息,激發學生創意,展現出學習自信。 9.藉由一系列閱讀融入多元的校本課程,涵養學生對於環境的知性與藝文的感性氣息,激發學生創意,展現出學習自信。 10.鼓勵參與語文競賽活動,藉以提升學童積極努力並爭取榮譽的心,期能得到好的學習效果。 |
|
五、閱讀推動專業精進與社群發展 |
1.每學期不定期進行校內教師閱讀推動小組會議,分享閱讀指導與推動經驗。 2.成立「教師有效教學社群」,聘請華盛頓退休施月麗校長擔任講師,分享語文教學策略與閱讀理解教學方法,鼓勵教師透過共備方式,提升教師閱讀教學力。 3.結合校外教學,參訪藝文場域,增進相關教學知能。 4.鼓勵教師多參加校外閱讀相關研習,以提升教師閱讀專業知能。 |
|